你的位置:香港财盛证券_在线炒股配资_正规炒股配资网_实盘配资平台有哪些 > 香港财盛证券 >

线上炒股配资公司 顶层指引出台 绿色金融驶入快车道

  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线上炒股配资公司,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迅速扩张的态势。

  日前公布的上市银行2023年业绩报数据显示,多家银行绿色金融产品规模显著增加、产品种类日益扩大。

  在银行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及其他多部门为下一步的绿色金融指明了道路。

  继《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发布后,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尤其是《指导意见》围绕优化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和强化信息披露提出了明确要求,为银行更好践行绿色金融提供了便利。

  深化绿色创新实践

  以六大国有银行为例,截至2023年年末,六大行绿色信贷规模达17.90万亿元。

  其中,工商银行(601398.SH)金融监管总局口径绿色贷款近5.4万亿元,比2022年年末增加近1.4万亿元,总量及增量均领先同业;中国银行(601988.SH)境内绿色信贷余额比2022年年末增长56.34%,增幅于六大行中领先。

  除绿色信贷业务外,各家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开展了诸多创新。

  以工商银行为例,2023年,该行运用信贷、债券、股权、租赁、基金等多种方式,不断丰富绿色金融“工具箱”,构建多元化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在债券方面,2023年,该行境外发行绿色债券42.3亿美元,境内发行绿色债券600亿元;在财富管理方面,该行创新推出ESG主题理财产品,发行多只投向生态环境、ESG、碳中和等领域的绿色基金产品。

  建设银行(601939.SH)创新多元化绿色融资通道,如建信基金持有绿色债券余额25亿元,通过权益投资途径累计向清洁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方向投资金额达276亿元;建信金租绿色资产规模和占比持续双增,绿色租赁资产余额473亿元,占一般租赁业务的比重较2022年提升8.77个百分点。

  “随着‘3060’目标的提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银行在支持绿色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截至2023年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突破30万亿元,同比增长36.5%,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绿色债券存量规模超过3万亿元,同比增长接近30%,位居全球第二。”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平婧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银行在绿色金融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平婧指出,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产品以绿色贷款及绿色债券为主,虽然近年来,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产品有所发展,但其在绿色金融中的占比仅为5%左右,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绿色产品供给体系容易导致风险集中于银行体系,且由于风险偏好相对较低,间接融资难以对一些早期的绿色创新实践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为了有针对性地指导绿色金融的发展,在逐步完善的顶层设计中也关注了绿色产品的发展问题。

  其中,《指导意见》提出了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平婧分析称,《指导意见》提出要丰富与碳排放权挂钩的金融产品及交易方式,逐步扩大适合我国碳市场发展的交易主体范围,鼓励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绿色股权投融资业务,大力发展绿色保险服务,未来国有商业银行可发挥综合化经营的优势,联动各类子公司,开发新型绿色产品,以更好满足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这意味着绿色金融产品有望丰富。

  绿色金融统一标准将建立

  《指导意见》不仅对绿色产品发展方向进行了指引,还提出了对未来绿色金融的发展期许:未来5年的主要目标是,国际领先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基本构建;到2035年,各类经济金融绿色低碳政策协同高效推进,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更加成熟,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功能得到更好发挥。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指导意见》的重点之一是优化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推动制定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并加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

  “目前国内绿色金融系统的主要提供方还是以传统商业银行为主,并且处于发展的早期。在过去几年绿色信贷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亟须出台业内统一的、与国际成熟绿色低碳金融发展体系接轨的监管框架与披露标准。”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徐雯超说。

  徐雯超分析:“我国ESG的披露标准也是刚刚发布,此前不管对温室气体排放、减排目标,还是其他循环经济、能源耗用等都缺乏量化指标。针对绿色项目贷款,银行前期尽调、项目审查标准都与传统贷款项目不同,给信贷人员带来了不一样的挑战。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以及气候风险披露标准的统一,将为银行在衡量气候风险对项目本身信用风险的影响程度时提供更精准、统一的指导体系,同时为后续深化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全方位为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提供信贷支持做准备。”

  《指导意见》中有一大板块的内容是支持绿色债券的发展和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其中提到持续优化境内绿色债券标准,统一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途,强调信息披露和完善绿色债券评估认证。

  “这些方面对未来境内绿色债券的发行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比如发行人需要核算和披露募集资金所支持项目的碳减排量和碳排放量。”惠誉常青ESG研究组联席董事贾菁薇表示,“我们看到过去几年境内绿色贴标债券市场增量迅速扩大,但对绿色债券发行标准和相关评估还参差不齐。提高这方面信息的披露,对未来不断提升绿色债券比例十分关键。”

  另外,本次《指导意见》新增转型金融标准研究与制定,提出了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和相关政策体系:“加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工业绿色发展项目等纳入支持范围,明确转型活动目录、披露要求、产品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核心要素。”

  为实现“双碳”目标,不仅需要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支持大量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

  兴业研究方面指出,《指导意见》提出的转型金融政策核心要素与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制定的《G20转型金融框架》基本一致,未来我国转型金融政策体系将有望在该框架下制定完善。在推动转型金融标准制定的过程中,亦存在着诸多挑战,如我国转型金融标准既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又要与国际转型金融框架接轨,以及地方探索制定的地方转型金融标准如何与全国转型金融标准实现协同和统一。

  此前,2024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等十部门发布了新的绿色金融基础标准《目录》,对原《绿色产业指导目录》进行了修订,其中一大重要变化即新增了“低碳转型”相关产业。

  “我认为线上炒股配资公司,转型金融将是接下来国内绿色金融市场的一个重点。国内绿色金融市场的活动范围会不断扩大来包含符合特定技术标准的高碳排但有明确转型路线和需求的工业活动。资金支持这类活动的低碳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贾菁薇说。